教学动态

首页 > 教学动态 >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实践教学工作会议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实践教学工作会议召开
2009-06-04


    6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实践教学工作会议在逸夫会堂第二报告厅召开。会议梳理了本科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实践经验,分析了实践教学在经费保障、基地建设、组织协调、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杨志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郭广生在会上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讲话。校党委副书记马俊杰、副校长杨慧林在会上发言。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各学院主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本科教务秘书、分团委书记等参加会议。教务处处长洪大用主持会议。 

    纪宝成校长指出,大学的精神在于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大学的使命在于人才培养、知识创新。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知识渊博、能力全面、涵养深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亲和力的优秀人才。本科教育在培养优秀人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纪校长说,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重要的研究型学府,始终坚持做好本科生的培养工作,近年来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社团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纪校长希望各部门、各学院负责人高度重视本科生培养工作,做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杨慧林副校长作了题为“加强协调、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将实践教学落实于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报告。杨慧林副校长指出,实践教学不仅是一个教学环节、一种教学方式,也蕴含着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根本理念,实践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际、传承与创新、学科与学科之间最直接的互动。他说,近年来,学校不断强调“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倡导“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初步实施了贯穿于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活动,形成了本科教务部门的协调机制,建立起符合人大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规律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他指出,学校本科实践教学工作中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观念,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还没有形成有机的管理体系,指导教师配备不足,场地、经费等因素制约等问题,我们要从内容设计、组织协调、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拓展空间、激励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改进思路、推进实践。 

    马俊杰副书记作了《以社会实践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搭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的报告,介绍了学校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情况和取得的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措施。 

    会上,实践教学先进单位、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唐传英、历史学院副院长刘后滨分别介绍了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集中实习的情况,学生代表、社会与人口学院2006级本科生谢立黎介绍了参加社会实践的心得和收获。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杨志坚、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郭广生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实践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人民大学的各项工作。 

    杨志坚副司长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在于提高人才能力和素质,其中首要的在于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支点在于实践教学环节。他希望人民大学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开拓思路,探索出可以向全国高校推广的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模式,引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实践教学工作的展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郭广生副主任指出,当前,高等教育薄弱环节在于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工作的核心在于构建与学校定位相适应,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包括课内实验教学、课外活动、学科竞赛、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他希望人民大学转变观念,增加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持,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进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工作。

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