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首页 > 教学动态 > 2011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分析会召开
2011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分析会召开
2011-12-27
作者:文/校报 蒙彬 图/网新社 刘长鑫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分析会12月22日召开。会议就进一步发挥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基础作用,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了交流讨论。校党委书记程天权、校长陈雨露出席会议并讲话。

        程天权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事业崇高的主题,是大学办学的核心主体和核心竞争力所在。要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把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和优秀的建设者作为中心方向,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程天权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所承担的神圣使命的具体践行者,为着建设一所代表人民利益、肩负人民期望、扎根祖国心系人民的新型大学而持续努力。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中国人民大学要在已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把学校业已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和内容,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要深入研究教学规律,研究学生成长需求,研究时代发展要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从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提升办学水平。

        程天权书记对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学校、学院各级领导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升对本科教学工作的认识;要全面审视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落实关爱学生、育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要关爱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为教书育人事业倾注心力。

        陈雨露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优秀人才”对于大学而言是至高无上的主题。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凝聚了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共识,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以及社会的认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不忘党和政府交付的使命,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就要把努力方向集中到人才培养上。

         陈雨露校长提出,纵览海内外杰出大学,要实现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首先要在三个方面实现超越:是否能够通过体制变革率先突破,建立起真正满足教学科研一线需要,提供高效、精细化、全心全意的服务保障的管理系统;是否能够营造有品质的校园,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文化滋养;是否能够培养出符合学校发展的历史逻辑、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时代发展的机遇条件的标志性人才。

        陈雨露校长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之初就由党和政府明确赋予了培养“建设性的领导者”的使命,并在新时期进一步凝炼、深化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对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广阔发展空间,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才培养应进入全球视野,主动等待全球化的选择,着力培养具有全球领导力和行业领袖力的优秀人才。

        陈雨露校长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将本科教学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近年来,学校继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践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合一”的培养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培养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及国内学习和国外学习相结合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不懈地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三项基础建设”,同时不断努力解决教师精力、领导精力、教学经费“三项投入不足”,形成了完整的具有先进性的教学体系。当前,要进一步把学校的历史优势和办学资源凝聚于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推进机制改革,切实保障教学体系的落实;要进一步找准方向,完善教学布局,提高本科教育阶段的能力教育水平,特别是面向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会议由杨慧林副校长主持。

        校长助理刘向兵、郝立新、郭洪林、王孝群等出席会议。教务处处长洪大用汇报了2011年本科教学工作主要进展和2012年暑期学校筹备情况,并就精品课程建设和期末考试工作作了部署。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就实施教育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商学院院长伊志宏就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历史学院副院长刘后滨就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环节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培养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暑期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实验班项目负责人,各院系主管教学负责人、本科教务秘书,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相关链接2011年本科教学工作取得十大进展

(编辑  燕燕  杨默)

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