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首页 > 教学动态 > 中国人民大学两位优秀教师获“2017年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
中国人民大学两位优秀教师获“2017年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
2017-09-18

近日,2017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评选工作结束。本届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的评选活动于20175月开始,经过学校评审专家及各院系推荐候选人、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学校评选委员会审核、结果公示、教育基金会大华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审批等5个阶段。最终,历史学院刘后滨、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2位教学名师荣获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

913日,学校2017-2018学年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大会举行,会上表彰了获得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的两位优秀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大华教育基金支持设立,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推广和宣传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先进典型,推进教学综合改革,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该奖项重点奖励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实践等方面做出重大创新性成绩,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并为推动学校各项教学改革发挥示范作用的教师。该奖项于2016年开始评选,每年评选一次,人数不超过5人。

 

附: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大华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简介

1、 历史学院刘后滨教授

刘后滨教授,自1991年至今,在人大从教26年。先后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宝钢优秀教师奖、费孝通奖教金等教学奖励。

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近十门课程之外,还承担了名家领读经典、原典选读、读史读经典、新生研讨课、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各种类别的课堂和课外教学任务,听课学生遍布全校各个学院和在京众多高校。善于与学生沟通,注重教书育人,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并重,形成良性互动。主要科研成果大都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积累,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反思性吸收及时反馈于教学,保证教学具有源头活水,科研处于主流与前沿。

致力教学改革,践行育人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历史学科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推动历史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为历史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跨越性提高,为全校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转型和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的成功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

 

2、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

刘建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首席专家、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员会委员、全国宣传文化领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自198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至今30年。

始终坚持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主要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论文写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等课程。践行以科研支撑教学的教育理念,发表著作10多部,论文280余篇,著作和论文多次获国家及省部级奖,有效推动了全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