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首页 > 教学动态 >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举办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杨慧林副校长主持开讲仪式,哲学院宋志明教授纵论国学的含义与构成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举办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杨慧林副校长主持开讲仪式,哲学院宋志明教授纵论国学的含义与构成
2011-03-17

316日 下午2点,在经过认真筹划与准备后,本学期“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在1602教室继续开讲,宋志明教授以“论国学的含义与构成”为题,拉开了本轮系列讲座的序幕。杨慧林副校长亲临讲座现场,并主持了第一讲的开讲仪式。

 

杨慧林副校长指出,当前全国都在遵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随着教育部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在人大的建立,以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三个项目落户人大,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人文学科人才培养来说,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积累、一种沉淀和基础性的知识。学校举办“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正是对改进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探索,有着独树一帜的重要意义。该系列讲座在上个学期就开始举办,已经完成了11讲,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期待。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设13讲。杨慧林副校长对该系列讲座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参与系列讲座的名师名家们认真地跟同学们分享自身研究领域的真理,将学术本身的魅力传播给广大同学;希望广大同学珍惜宝贵的求学机会,认真听讲,切实获得学分以外的收获。杨慧林副校长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第一讲主讲教师 宋志明教授,并代表学校表示了感谢。

随后, 宋志明教授从时代性、民族性、整体性、层次性四个角度介绍了国学的含义,认为国学是对“国故学”与“国魂学”的总称。 宋志明教授详细介绍了国学的基本构成,即:儒、释、道,分析了三家的理论特色和独到的精神旨趣,并对三家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讲到,三家的共识是人格养成、向往真善美和社会和谐。三家整合在一起,共同搭建起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共同培育着中华民族精神。“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做后薪”, 宋志明教授最后以国学大师 冯友兰教授的名言寄语在座的同学们,结束了本场讲座。

 

该次讲座持续了三个小时, 宋志明教授以渊博的知识为同学们上了精彩一课。讲座 后宋志明教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交流,就同学们对国学近况的担忧以及对古代文化传承方式的思考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是配合通识课程建设,加强通识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本学期讲座继续依托学校人文、经济、社会、法政、理工五个学部,主讲人均为各学院推荐的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和教学效果良好的知名教授,他们将围绕学科通识教育与同学们直接交流,内容涉及社会、文化、经济、科学、历史等专题。本学期共设13讲,以后各讲将在每周三下午陆续举办。

 

  教务处         

2011 年3月17日      

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