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校获批设立全国首批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基地设在经济学院。
本基地拥有1个经济学本科专业,7个硕士点(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民经济学)和7个博士点(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 国际贸易、国民经济学)。本基地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辈出。其中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宋涛、吴大琨、高鸿业、卫兴华、胡钧、杜厚文、胡乃武、吴易风等教授开创了中国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另外,以林岗、杨瑞龙、黄卫平、黄泰岩等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经济学教授已在国内外经济学界崭露头角,为学术界所瞩目。
本基地对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形成了基地学生导师制、课外理论教学辅导基地、学生科研竞赛、学生科研项目资助、学生暑期学术旅行、学生社会实践、本硕连读选拔、基地学术讲座、经济学数学班九大项为支点的培养体系,对基地本科生实施全方位教育,使得基地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1999年招收第一届经济学基地班学生以来,至今已经招收7届。1999、2000、2001三级本科学生发表38篇论文,并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论文赛”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初步达到了学术导向的“基础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
除了开办基地班之外,本基地继续进行“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是本基地进行有益探索的又一办学模式。2002年9月筹备,2003年9月起正式面向经济学院和信息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全体大一本科生进行选拔进入实验班学习。选拔工作每年进行一次,选拔方式为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班级规模在15—20人之间。采取选拔制度,即本人自愿报名,并根据其高考成绩,辅助单独考试进行选拔。截止2006年3月31日,实验班已累计招收三届学生。目前三届实验班学生人数总计54人,其中第一届为15人,第二届为19人,第三届为20人。学生毕业时必须符合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基本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数。毕业论文通过答辩,获得英语6级证书,授予经济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双学位。自首届实验班成立的三年来,在本科生培养、教学方法和科研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