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教师-教学改革-基地建设
首页> 隐藏-教师-教学改革-基地建设> 历史学院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
历史学院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
2006-12-11
历史学院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

1994年,我校获批设立全国首批历史学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目前基地设在历史学院。

目前设有8个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考古与博物馆学)和7个博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中国古代史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在教育部2004年公布的80个重点学科评比中,我校历史学科在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中排名第五。清史研究是我院学科建设的重点,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的声誉。此外,中国古代史学科中的先秦两汉、魏晋隋唐等研究方向,也逐渐产生了强大的学术影响力。

历史学基地目前共有在编教师62人,其中教授 27人(学科责任教授 3+7=10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87%。以10位学科责任教授即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队伍日益成熟,一些年轻的教授和副教授承担着重大课题的研究和博士生培养任务。学科带头人中,有6人次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副秘书长,戴逸教授与李文海教授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历史学基地建有计算机房和资料室。资料室现有各种中外文书籍13万余册,期刊300余种。尤其是清代历史文献、敦煌出土文献、新中国考古报告以及欧洲中世纪历史研究资料等,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收藏。以历史学院为主体的学校博物馆建设已经启动,一些重要文物已经征集。历史学院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签订了“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考古实习基地”的协议,为历史学院本科生及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实习提供了场所。

 

1、 相关链接:http://www.lsruc.net/

2 “历史学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教学改革

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