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 教学评估和督导> 工作简报> 关于教学过程中坚持“问题意识”的几点思考(王向明)
关于教学过程中坚持“问题意识”的几点思考(王向明)
2021-06-10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向明教授


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体现出“问题意识”,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

第一,正确地认识“问题意识”的内涵。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必须首先实现由“问题中的课堂”向“课堂中的问题”的转化,就是说不能简单地以为只要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切入教学就是问题意识,而是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后发现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意识并不是问题本身。问题意识虽然形式上仍以问题为基本内容,但它更是一种客观事实作用于教学者主观意识的产物,具有更强的意识能动作用和教学者的阐释因素,反映出教学者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意识,是学术研究和教学者的一种理性自觉。譬如,如果问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面上虽然是一个问题,但其实本质上是基于客观的历史事实和一定的价值认知的重大结论。教师在讲授该问题时必须对此有着坚定的理性自觉,同时又善于抓住该命题在青年学生或社会舆论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困惑加以解答。

第二,正确认识问题意识中的“总问题”与“辅助问题”。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必然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总问题”,也是该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总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抓住这个总问题,不能偏移。譬如,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总问题就是“资本主义批判”,由此延伸出的基本价值就是“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教师必须始终坚持这一基本立场进行教学,才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但在这一总问题中,又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辅助问题——资本主义是怎样发展的?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什么?资本主义什么时候才能灭亡?社会主义运动为什么会出现重大挫折?……等等。教师只有基于总问题又能够令人信服地回答好上述若干具体问题,才可能真正地对总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

第三,努力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体现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材是教学之本,坚守教学中的总问题,关键就是要遵从教材的基本内容。但如何将教材内容传递给学生,又决不能简单地复制教材,更不能把教材内容简单地PPT化,而是要研究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再将教材内容整体地、生动地、富有感染力地呈现给学生。凡是课堂效果较好的教师,必然都是对课程作过精心设计的,他们对课堂中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回答等,都能够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板块的组织运用上得到解决。

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