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教政字【2016】2号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程期末考试试卷检查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期末考试试卷的出题、阅卷、成绩评定等工作,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实施办法(修订)》(2014-2015学年校政字14号)相关要求,学校每学期开展本科课程期末考试试卷检查。为做好该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试卷检查范围为每学期开设的所有本科生课程,检查材料包括试卷、成绩单、试卷分析表等。
第三条 每学期开学后三周内,学校开展对上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试卷检查。
第四条 学校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程考试出题、阅卷、学生成绩评定等工作规范》开展试卷检查工作,检查主要项目包括:试卷试题、试题分值设定、阅卷规范、成绩评定、成绩单、试卷分析表、试卷装订等。具体内容见附件。
第五条 检查方式
试卷检查采用学院(系)自查与学校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各学院(系)对本单位开设的各类课程进行随机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该学期课堂总数的20%,采用统一出题、判卷的外语、数学等全校共同课,抽查比例不低于该类课程的该学期课堂总数的5%。各学院(系)试卷检查工作的实施由主管本科教学副院长负责,教研室主任、部分专家、教学秘书参加。
学校教务处对全校各类课程按3%-5%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查。上一次抽查问题较为突出的教师课堂、本年度申请各类奖项评选的教师课堂试卷为必查。连续两个学期学校和学院(系)抽查均没有发现问题的学院,学校可降低抽查比例,重点由学院进行自查;上一次抽查问题较多的学院(系),可提高学校抽查的比例。全校试卷检查工作的具体实施由学校教务处聘请专人进行。
第六条 试卷检查结果反馈与工作改进
(一)各学院(系)以课堂为单位填写《期末试卷相关工作检查表》(每个课堂填一张表),并按要求撰写试卷检查情况总结报告。以上材料原件作为教学管理档案在学院(系)保存,同时,每个课堂试卷检查结果作为教师教学档案材料存留。复印件上报教务处备案。
教务处填写试卷检查相关工作情况表,撰写全校试卷检查情况总结报告;汇总各学院(系)检查情况,形成每学期全校试卷检查情况总报告。
(二)教务处以书面形式分别向各学院(系)反馈学校抽查结果,并在全校教学例会上通报学院(系)自查和学校抽查情况。各学院(系)应在本单位教学例会上通报试卷检查情况。
(三)学院(系)主管副院长与系、教研室主任在认真查阅试卷抽查结果,核实、分析试卷问题的基础上,对有问题的教师逐一约谈,了解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提交《期末考试试卷试卷检查结果处理情况总结》至教务处。
存在问题较为突出的课堂,任课教师需提交《情况说明》,经学院领导签字、盖章后,交教务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较为严重的,将依照《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和教学管理差错与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2005-20006学年校政字82号)处理。
第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八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程考试出题、阅卷、学生成绩评定等工作规范
项目 |
序号 |
规范要求 |
试题 |
1 |
试题内容能覆盖课程基本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
2 |
试题类型多样 |
|
3 |
试题难易程度适当并具有区分度,能够体现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 |
|
4 |
试题表述、文字及图表准确 |
|
5 |
有A、B卷两套试题 |
|
试题分值 |
6 |
试卷总分值累计100分 |
7 |
每题注明分值 |
|
阅卷 |
8 |
用红笔批卷 |
9 |
按评分标准评判 |
|
10 |
无漏判试题 |
|
11 |
每大题题头应注明扣分或得分的分值(同一套试卷应统一) |
|
12 |
卷面总成绩统计正确 |
|
13 |
如批改时分值有改动需在改动处签字 |
|
学期总成绩评定 |
14 |
平时成绩考核一般为总成绩的40%-70%(包括期中成绩) |
15 |
平时、期中、期末成绩评判有依据 |
|
成绩单 |
16 |
各项成绩登记正确 |
17 |
期末成绩与试卷成绩相符 |
|
18 |
有任课教师签字 |
|
19 |
有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
|
试卷分析表 |
20 |
由任课教师填写并签字 |
21 |
由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
|
试卷装订 |
22 |
有成绩单 |
23 |
有试卷分析表 |
|
24 |
试卷按成绩单的顺序装订 |
|
25 |
试卷份数无缺失 |
|
26 |
装订一份试题(没有试题,只有答题的试卷需附上试题) |
附件2:期末试卷相关工作检查表
任课教师姓名 |
|
课程名称 |
|
||||
教师所在单位 |
|
学生班级 |
|
试卷份数 |
|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情况 |
|||||
试卷 |
1 |
有A 、B卷两套试题 |
|
||||
2 |
试卷总分值累计100分 |
|
|||||
3 |
每题注明分值 |
|
|||||
阅卷 |
4 |
用红笔批卷 |
|
||||
5 |
按评分标准评判 |
|
|||||
6 |
无漏判试题* |
|
|||||
7 |
每大题题头应注明扣分或得分的分值 (同一套试卷应统一)* |
|
|||||
8 |
卷面总成绩统计正确* |
|
|||||
9 |
如批改时分值有改动需在改动处签字* |
|
|||||
学期总成绩评定 |
10 |
平时成绩考核一般为总成绩的40%-70%(包括期中成绩) |
|
||||
11 |
平时、期末成绩评判有依据 |
|
|||||
成绩单 |
12 |
各项成绩登记正确* |
|
||||
13 |
期末成绩与试卷成绩相符* |
|
|||||
14 |
有任课教师签字 |
|
|||||
15 |
有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
|
|||||
试卷分析表 |
16 |
有任课教师填写并签字 |
|
||||
17 |
有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
|
|||||
试卷装订 |
18 |
有成绩单 |
|
||||
19 |
有试卷分析表 |
|
|||||
20 |
试卷按成绩单的顺序装订 |
|
|||||
21 |
试卷份数无缺失* |
|
|||||
22 |
装订一份试题(只装订了答题纸的试卷) |
|
|||||
23-29项在“检查情况”中填写分值,分值范围1-5分,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 |
|||||||
课程考核方式 |
23 |
教学大纲中明确列出考核方式以及每项考核方式的评价标准、占总成绩比例。 |
|
||||
24 |
考核方式与考核要求符合课程自身的性质、特点,能支撑教学目标实现。 |
|
|||||
25 |
考核方式注重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 |
|
|||||
期末考试试题 |
26 |
考试试题既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习效果,也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难点和疑点问题的能力。 |
|
||||
27 |
命题难易程度适当,能够考查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 |
|
|||||
28 |
试题表述、文字及图表准确,无歧义。 |
|
|||||
29 |
试题的类型、数量适当,试题分值分配合理。 |
|
备注:请逐项填写检查情况,检查没问题打√,有问题项用文字说明,带*的项目要注明出错数量。打分项评分请客观真实。
检查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