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系)、书院及有关教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21〕671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文件精神,学校设立中国人民大学“求是学术”育人育才项目,原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生基金项目整合升级为“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附件1,以下简称“品牌研究项目”)。品牌研究项目旨在建立本研一体贯通的学生学术训练体系,通过整合各类分散项目,聚焦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完整的全过程研究训练。
本次2024年品牌研究项目立项工作主要面向由本科生担任负责人的“求是学术-强国”“求是学术-首善”“求是学术-青苗”项目,最终立项总数较原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将有所增加。“求是学术-栋梁”项目由研究生院另行通知。具体安排如下:
一、项目申报
2024年品牌研究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将采取“选题指南-招募团队”、“学生自拟选题”两种模式并行,统一评审、公平竞争。
(一)“选题指南-招募团队”模式
鼓励学生团队或个人从《中国人民大学“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选题指南目录(2024)》(附件2,以下简称“选题指南”)中选择意向研究题目,按照题目后相应联系方式,提交项目意向申请,接受出题教师选拔。团队成员可以在提交意向申请时自行组队,也可以由出题教师根据项目意向申请者相关信息建议组队。团队成员确定后,项目团队需准备提交项目申请书,参加学院的立项初评。
学生须于3月4日前将《“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选题指南意向申请表》(附件3)提交至出题教师。
3月11日前,学院组织指导教师与提交选题意向的学生团队或个人进行互选,确定项目团队成员。选题指南中的每个选题只能组建一个团队。
(二)学生自拟选题模式
鼓励学生依托学术兴趣、专业课程、社会热点、实习实践等自拟项目选题,自行组建团队并邀请指导教师。自拟选题团队无需提交《“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选题指南意向申请表》。未进入选题指南项目团队的学生可自拟选题申报。
二、填报申报材料(3月11日—3月24日)
3月24日前,所有申报品牌研究项目的团队(包括选题指南入选团队和自拟选题团队)项目负责人访问本科教学信息一体化平台(微人大→教务→本科教学信息一体化平台→“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进行系统填报。填报起止时间:3月11日00:00——3月24日24:00。项目助教信息可在项目立项时补填。
各学院(系)按照文件要求,做好项目申报的宣传和指导工作,为自拟选题的学生申报团队推荐项目指导教师,提醒学生登录本科教学信息一体化平台按时按要求提交申报材料。
三、学院(系)初评(3月25日—4月7日)
4月7日前,各学院(系)按照分配的推荐名额,从教学秘书入口登录本科教学信息一体化平台,查看项目负责人为本学院(系)学生的品牌研究项目申报材料信息,对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组织项目初评工作,并确定具体推荐项目。
初评确定的推荐名单应在学院(系)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公示完成后,学院在本科教学信息一体化平台上将推荐项目名单推送至所属书院。
四、书院评审推荐(4月8日—4月15日)
4月15日前,各书院按照分配的推荐名额,对学院推荐项目在书院内部开展竞争性评审,确定最终推荐项目及项目评分排序。
书院确定的推荐名单应在书院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公示完成后,书院在本科教学信息一体化平台上将推荐项目名单推送至教务处,同时从系统中导出品牌研究项目拟推荐项目汇总表,纸质版经副院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送到教务处教学实践科。
五、学校复核立项(4月16日—4月23日)
学校对书院推荐的项目开展复核工作,最终确定立项的项目及项目等级,并在教务处官网公示。公示结束无异议后,下达立项通知,启动项目运行。
六、项目运行管理
(一)项目申报资格
本次品牌研究项目申报工作面向全校在读本科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本研联合组队申报。
原则上大一本科生、毕业年级学生不得担任项目负责人。推荐至本校免试攻读研究生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除外。
每人当年参与申报项目不超过2项(含“求是学术-栋梁”项目),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不超过1项。
在项目执行期间到境外高校学习半年以上(含半年)的学生,不得参与当年项目申报。
(二)项目团队成员
“求是学术-强国”“求是学术-首善”“求是学术-青苗”项目由本科生担任负责人,参与人为本科生,一般应邀请研究生作为项目助教,提供实质性协助指导,帮助本科生了解和掌握学术研究流程与规范,发挥研究生在本科生学术训练中的朋辈引领和指导带动作用。
本科生还可参与由研究生担任负责人的“求是学术-栋梁”项目,鼓励本科生参与研究生高层次学术活动,挑战相对更具深度的研究。立项工作由研究生院另行通知。
(三)项目团队人数
项目团队总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其中1人为项目负责人,其余为项目参与人。
(四)项目指导教师
项目团队须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专业方向应与项目团队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基本一致。根据需要,指导教师的配备数量原则上为1-2人。如果配备校外专家作为指导教师,还需明确1名校内教师为责任指导教师。
(五)项目运行周期
项目运行周期为一年,具体结项时间以结项工作通知为准。
附件:1.中国人民大学“求是学术”育人育才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2:中国人民大学“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选题指南目录(2024)
教务处
2024年2月18日
(联系人:周老师;联系电话:62511357)